[講座] 文化建築大師講堂
![[講座] 文化建築大師講堂圖片](/var/file/299/1299/pictures/674/m/mczh-tw300x300_large36842_636323179671.png)
文化建築大師講堂說明書
一、講堂緣起
「文化建築大師講堂」是一系列以建築、人文與永續未來為核心的主題演講,透過沙龍式的分享方式,探討建築與都市設計在AI時代下的新思維、新實踐與新倫理。講堂由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(文化建築 CCU-AUD)主辦,並由文化建築系所友會、新北市建築師公會與盧毓駿建築暨都市設計研究中心協辦,集結十個前瞻性主題,邀請各界具影響力的講者與觀眾共構一場關於空間與社會、環境與感知的深度對話。
二、計畫目標
- 建立文化建築之公共論壇品牌,拓展社會影響力
- 提供學生跨域學習與產學連結機會
- 凝聚系友、業界、師生與民眾參與的場域
- 發掘未來講師與產學合作對象,厚植發展能量
三、活動形式
- 每學期 5 場,共一年 10 場
- 每場邀請 1 位具代表性的講者(國內或國際)
- 每場 30 分鐘演講 + 30 分鐘互動討論
- 活動地點:詳沙龍空間說明
- 開放師生、系友、產業界及一般民眾參加
四、講題摘要
- 建築說故事:從文化脈絡切入空間設計的未來
建築不只是形式,更是文化的容器。透過敘事設計,我們得以重新找回人與場所的深層連結,讓每一個空間成為記憶與身份的延續。 - 與城市共呼吸:永續都市更新的轉型契機
都市更新不應只是拆除與重建,更應成為文化、社區與生態重生的契機。本講題聚焦社區參與與永續設計如何為城市注入新生命。 - 淨零時代的智慧建築,AI能讀懂空間嗎?
在AI與BIM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,智慧建築不再只是節能系統,更是理解使用者行為的空間夥伴。本講題探索建築如何與科技共演未來。 - 室內不只是房間,更是健康體系
我們每日身處的室內空間,正深刻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。本講題從空氣品質、建材選擇到光線與動線,揭示室內療癒設計的整體觀。 - 機器塑造美學:當數位製造與設計對話
數位製造正改變建築構築方式與設計邏輯,讓設計不再受限於工藝與預算。本講題介紹創新製造如何成為空間實驗的新媒介。 - 綠色不動產:當永續成為商業核心
綠建築與ESG導向的開發模式,正在形塑新一代不動產價值觀。本講題探討綠色租售、市場信任與碳足跡如何轉化為資本與影響力。 - 記憶不是消失,是藏在牆裡——建築典藏與城市記憶
每一棟老建築,都是一本城市記憶的敘述文本。本講題聚焦文化建築保存、數位典藏與敘事空間重構之間的關係。 - 跨界想像:人文 × 建築聯手打造感性空間
當文學、藝術與建築交織,空間不只是使用,更是感知與情感的延伸。本講題探討跨學科創作如何打開空間的感性維度。 - AI為設計加溫?淨零與感官體驗的未來場域
當人工智慧結合永續技術與感官設計,空間不再只是功能體,而是情境生成器。本講題從數據生成到感官劇場,想像未來建築的新溫度。 - 從社區出發:以小見大翻轉都市更新
微觀參與的價值正在改變大型都市政策的敘事。本講題強調以社區記憶、居民關係為核心的都市更新策略。
五、講者設定
本系列沙龍講座邀請橫跨建築、人文、設計、社會、科技等領域的具社會影響力講者,他們可能為:
- 設計師、建築師、學者、策展人、創業者、文化工作者、作家等名人
- 曾於大型論壇、TEDx、建築展、出版或影視媒體上公開發表
- 具備演講魅力與敘事能力,能以實務經驗與理論觀點啟發觀眾
- 講者名單將於活動前公布,並根據主題邀請具備相對研究與實踐背景之代表人物,營造跨界知識對話與深度共鳴。
六、沙龍空間
「文化建築大師講堂」將以沙龍式空間作為核心場域,呈現親密對話與深度互動的演講形式。此類空間具備以下特質:
- 容納 20~80 人,適合講座、對談與展演結合
- 空間氛圍溫潤、具文化氣息與視覺設計感
- 可配合主題進行布展、影像放映與小型展演
- 空間形式包括:書店、咖啡廳、藝廊、設計實驗場域或老屋再生空間等,將依各主題與講者特性進行適配安排。
七、講師邀請
- 具高度實務經驗、跨域整合能力或文化貢獻者
- 無講師費(比照 TED 模式),提供交通住宿補助與講者紀念品
- 可提供講座授權影片供公開分享者為優先
八、成果應用
- 活動全程攝錄並剪輯,發布至系所官方 YouTube 頻道與社群平台
- 每位講者建檔成「文化建築大師資料庫」
- 編撰年度講座選輯手冊,作為教育與行銷素材
- 提供深耕計畫成果報告使用
九、預算規劃
項目 | 單場經費(NT$) | 年度總計(10場) |
---|---|---|
講師差旅與交通補助 | 5,000 | 50,000 |
講座場地佈置與行政人力 | 8,000 | 80,000 |
宣傳設計與社群投放 | 5,000 | 50,000 |
茶點與接待 | 4,000 | 40,000 |
講者感謝狀與紀念品 | 3,000 | 30,000 |
攝影錄影剪輯與字幕後製 | 15,000 | 150,000 |
影音上架與平台維運 | 10,000 | 100,000 |
專屬視覺設計(TED式舞台風格) | 10,000 | 100,000 |
小計 | 60,000 | 600,000 |
十、預期效益
- 提升本系品牌能見度與媒體曝光度
- 擴展跨域資源連結,為系所注入外部資源
- 為產學合作、國際交流與招生鋪設基礎
- 發掘具潛力之新創與未來合作夥伴
分享